2020常州茶協—問茶大唐貢茶院-祭拜茶圣陸羽
此行,是常州茶葉協會組織會員系列活動的第三站。常州茶葉協會邀請協會會員走進中國長興大唐貢茶院紫筍茶的古茶園核心腹地、走進源頭、走進研發中心,傾聽古茶“心里”真實的聲音的尋源之旅。
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長興-顧渚山--敘午岕,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秋雨中追尋那悠久的古茶樹。
在張老師的講解下,我們了解到紫筍茶的由來:芽尖成筍狀,微微發紫,這時候采摘,才是紫筍茶最佳狀態。
長興是茶圣陸羽的第二故鄉,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涉足紫筍茶原產地顧渚山,留下了許多詩篇和摩崖石刻,成為中華茶文化遺產。“紫筍”也因陸羽《茶經》“紫者上,筍者上”而得名。大唐貢茶院作為第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茶廠已然成為傳承和傳播文化的最好載體,是廣大茶葉從業者必到之地。
隨著紫筍茶貢額的增加,在顧渚山建造了第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茶廠——貢茶院。自唐朝經過宋、元,至明末,連續進貢876年。顧渚紫筍茶作為貢茶可謂進貢歷史最久、制作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品質最好、進貢時間最長的貢茶,顧渚紫筍是中國貢茶之最。
常州市茶葉行業協會會長許榮、秘書長沈鈞和協會高級顧問許明協同帶領協會會員單位成員問茶大唐貢茶院——陸羽第二故鄉;雨天漫游大唐貢茶院顧渚山-紫筍茶“古茶園”,空氣中有股原始森林的茶香,到處散發著的是任性的奢華。
一進入景區,整個建筑順山勢而建,遠眺是恢弘古樸,近瞧也是一片古色古香,仿佛錯身千年前的時光,一邊感受茶文化的悠遠靜雅,一邊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樂趣。
陸羽(733—804),字鴻漸;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
協會成員在大唐貢茶院-陸羽閣里舉辦祭拜“茶圣”陸羽儀式,感懷先人為茶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
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茶經》中的幾句經典話語:
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懹?《茶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懹?《茶經》
要解口渴,就喝湯水;要排憂解悶,就喝酒;要清醒頭腦,就喝茶 ——陸羽 《茶經》
劉部長在活動現場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兩地攜手并進,多交流,多合作,通過相互合作、優勢互補,把茶葉做到更精致,推廣到更大的市場。
許會長在本次活動中表示:問茶之旅,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讓人感觸良深。“當然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把茶文化更深入地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茶文化。”
當人們在最初采集它的時候,蒸壓成小餅茶,飲用時會碾磨成粉末,加水烹煮,品飲時它的鮮爽度非常高,深受唐代時候皇宮貴族們的喜愛。
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絲絲清涼。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對人們的”洗禮”,對世界萬物的“洗禮"。在兩地茶協的共同攜手下,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兩地茶人茶企的互動交流取得新成果,帶動兩地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新成效;長興、常州、溧陽、金壇的茶人們依依不舍地結束了一天的活動。
這是一次由常州茶葉協會成功舉辦的茶山行,是一次令人記憶深刻的趣味橫生的交友會。
愛上與茶做伴的生活方式。
版權聲明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